1. 人參與馬蹄同吃嗎
地力就是地栗(荸薺)。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荸薺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磷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用來烹調,可制淀粉。荸薺本身含有的荸薺英具有顯著的抑菌功能,其質構熱穩定性也是荸薺的一個顯著特性。荸薺可以加工成罐頭、馬蹄糕、荸薺飲料等多種產品,同時,在加工中產生的荸薺皮渣含有豐富的纖維和色素,可以進一步被加工利用。擴展資料荸薺形態特征:根狀莖不發育或很短,通常具匍匐根狀莖。稈叢生或單生,除基部外裸露。葉經減退后一般只有葉鞘而無葉片。苞片缺如;小穗一個,頂生,直立,極少從小穗基部生嫩枝,通常有多數兩性花或有時僅有少數兩性花。鱗片螺旋狀排列,極少近二列,最下的1-2片鱗片中空無花,很少有花。下位剛毛一般存在,4-8條,其上有或多或少倒刺,很少無下位剛毛;雄蕊1-3個;花柱細,花柱基膨大,不脫落,同時形成各種形狀,很少不膨大;柱頭2-3個,絲狀。小堅果倒卵形或圓倒卵形,三稜形或雙凸狀,平滑或有網紋,很少有洼穴。
2. 人參和馬蹄可以一起吃嗎
俗稱馬蹄,又稱地栗,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稱它馬蹄,僅指其外表;說它像栗子,不僅是形狀,連性味、成分、功用都與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栗之稱。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荸薺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3. 人參與馬蹄同吃嗎會中毒嗎
1、是土豆
馬鈴薯是土豆,而不是紅薯,這種作物在中國有很多和紅薯類似的稱呼,比如兩廣地區稱其為番仔薯和薯仔,但實際上這種作物就是土豆,東北地區就將其稱之為土豆,因為其形狀如同古代所用的馬鈴所以被稱做馬鈴薯。
2、植株起源
馬鈴薯是一種很早就被人類所栽培養殖的植物,它最早起源自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秘魯南部地區,全世界所有的人工栽培馬鈴薯都源自這個地區,經由漫長的時間慢慢擴散至整個南美至全世界。
3、植株特性
馬鈴薯不同于一般所食用的水稻或是蔬菜等農作物,這些農作物主要是以植株的地上部分作為食用的部分,而馬鈴薯則是以地下部分的塊莖作為食用部分,經過人工的培育其塊莖愈發巨大,含有豐富的淀粉和營養物質,能夠飽腹充饑。
4、存放方法
馬鈴薯在采收下來之后是能夠存放幾個月之久也不會損壞的,但這種作物如果儲存在光線較明亮的地方或是儲存在溫度較高的地方,很可能就會發芽,此時馬鈴薯就有毒了,最好是與蘋果一起儲存在陰涼處,蘋果能抑制它的發芽
4. 人參與馬蹄同吃嗎百度百科
荸薺。
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古稱鳧茈(鳧茈),俗稱馬蹄,又稱地栗,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稱它馬蹄,僅指其外表;說它像栗子,不僅是形狀,連性味、成分、功用都與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栗之稱。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荸薺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5. 馬蹄和人參果可以一起吃嗎
俗稱荸薺。
荸薺(學名:Eleocharis dulcis(Burm.f.)Trin.)是莎草科、荸薺屬植物。匍匐根狀莖瘦長。稈多數,叢生,筆直,細長,圓柱狀,高40-100多厘米,直徑2-3毫米,灰綠色,光滑,無毛,有橫隔膜,干后稈的表面現有節,兼有許多縱條紋。葉缺如,僅在稈的基部有2-3個葉鞘;鞘淡棕色,光滑,無毛,膜質,抱莖,鞘口斜,頂端急尖,長7-15厘米。小穗圓柱狀,長2-4厘米,直徑約3毫米,蒼白微綠色。小堅果倒卵形,扁雙凸狀,長2毫米,寬1.2毫米,平滑,頂端不縊縮,黃色,表面細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扁,狹長三角形,不為海綿質,基部具不明顯的環,環的質地與小堅果相同,只色澤較淡?;ü?-10月。
分布于中國、日本、南洋島(呂宋島為該種最先發現的產地)和印度。
- 上一篇: 菌型閥作用(菌柄的作用是什么)
- 下一篇: 返回列表